本篇文章1298字,讀完約3分鐘
汽車公司發布半年度報告,韓國汽車不像以前那么活躍了。上周,外國媒體發布了現代汽車公司的半年度報告?,F代汽車今年第二季度的凈利潤下降了51%,這是五年來的最大降幅。其中,中國市場的下滑尤為明顯,上半年銷量下降29%,下半年繼續下滑趨勢。談到最近韓國汽車公司在中國汽車市場銷量下滑的原因,包括很多業內人士將原因歸咎于薩德爾事件,其實薩德爾事件只是導火線,重要的原因是韓國汽車公司多年快速擴張的透支是所謂現代速度的結果。
手表在哪里?
曾幾何時,韓國部門之一的北京現代發誓要在合資公司層面推出電動汽車品牌手表,并制定了品牌發展的時間表,但現在看來,手表只是當時北京現代快速擴大產能的一個砝碼。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如果不是為了手表,或許北京現代順義三廠的審批就不會這么順利?,F在,北京現代五廠的重慶工廠已經投產,北京現代的總生產能力已經達到165萬輛,幾乎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汽車企業。未來,如果銷量難以實現突破,巨大的產能將成為下一階段發展的負擔。
說到這,有些人不僅會問,北京現代新能源品牌手表會繼續推出嗎?不爭的事實是,到目前為止,北京現代高層官員仍在盲目回避手表品牌,但在一些業內人士眼中,手表只是電動汽車的一個試驗項目,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北京現代只是有點搖晃,玩了一個小把戲!
產能擴張的弊端
應該說,從韓國汽車的質量和品質來看,特別是從近年來二手車的大數據分析來看,韓國小型車的個別車型的保存率已經進入前10名,這與十多年前韓國汽車的保存率處于底部的情況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韓國汽車的成就主要歸功于韓國汽車公司的零部件供應體系,正是有著韓國背景的零部件供應商堅持不懈、兢兢業業,多年來為韓國汽車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速度做出了貢獻。
但另一方面,這種封閉的備件供應系統也有其缺點。在中國汽車市場產能快速上升的時候,韓國汽車未能分享中國汽車30年發展帶來的規模紅利,仍局限于自身發展,導致零部件成本居高不下,兩家合資企業內部紛爭不斷,最終使崛起的中國品牌銷量超過。
目前,現代汽車在中國的汽車市場發展存在三大問題。首先,零部件采購過于依賴韓國供應商,零部件成本仍然很高;第二,單一車型在同一房間銷售,導致單一車型銷量有限,難以形成品牌慣性,導致品牌忠誠度不足。
戰略調整勢在必行
據粗略統計,韓國品牌現代和起亞在中國市場的產能已達245萬輛。然而,就車輛布局而言,緊湊型車型多年來一直占據主導地位,這一細分市場的競爭最為激烈。韓國汽車銷量下降了50%以上,這直接影響了韓國汽車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其次,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面,韓國的系統尚未完全布局,現有混合動力汽車的性能不盡如人意,電動汽車項目停滯不前。
當務之急是,韓國汽車應該理順產品,集中精力制造幾個明星車型,以免讓同一銷售模式削弱車型的競爭力;合理布局生產模式,適時引進現代汽車高端車型和高端品牌,從動力上搶占品牌制高點,推廣具有現代特色的新技術,使現代汽車在品牌復興上實現突破,給中國市場的年輕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目前我們看不到韓國汽車何時能走出銷量下滑的陰影,韓國品牌可能不得不在短期內為早期階段的快速擴張付出代價。
上一篇:豐田章男開通微博中國圈粉,網友置頂“不要讓雷克薩斯國產”
下一篇:因發音相似,福特在美狀告吉利旗下領克品牌侵犯林肯商標權
標題:韓系車企在中國步入調整期? ??地址:http://www.hp5868.com/new/2200.html
特別聲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權均屬于進口汽車配件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背上述聲明者,我們將追究其相干法律責任。